服务热线:
0898-0898089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
手机:13876453333
金年会官方网址金年会官方网址2023 年即将过去,今年你看了多少书?有没有完成年初定下的读书目标?而在这当中,有哪本书或者哪些书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或者让你非常想要推荐给大家?
最近我们邀请了实验室的朋友们带来自己的分享,看看都有哪些书给他们带来了冲击,让他们在一年的尾声阶段,仍然想到今年阅读那本书时给自己带来的震撼,或者在合上书时有更多发呆或思考。这些书可能属于完全不同的领域,而这也可以让我们的书单变得更加丰富多元。
背景信息:回顾我们之前在网站带来的“分享你的 2023 年度好书”活动,以及回顾年初我们在网站上的“分享你的 2023 年计划”活动。埃莱娜·费兰特《我的天才女友》、《新名字的故事》、《离开的,留下的》、《失踪的孩子》
孕早期失眠,看了收藏许久的“那不勒斯四部曲”,可能这套书描绘的时代背景和我们国家很相似,我深感两个女孩莱农(埃莱娜)和莉拉的生活轨迹和自己身边人的生活太像了。莱农努力学习靠写作实现了阶层跨越,却摆脱不了感情的束缚;而聪明的莉拉的脑袋谁也不知道装些什么,她的观点和主意总能让人印象深刻,尤其迷人。
两个女孩的生活轨迹如此不同,又彼此交叉,相伴大半生,随着意大利时代潮流的发展而不断向前延伸。
摔伤后在家读到《往里走,安顿自己》,看到许老(指许倬云。编辑注)自幼不能行走,历经抗战,在台湾地区和美国求学,又在台湾地区和美国任教。活到 90 多岁,浑然未把自己身体的缺陷和苦痛在意,却一直在为中国人和世界人的发展寻求答案。想想我这点伤算得了什么,反倒是该找个什么事做一做,才不糟蹋了这点苦痛啊。
可以更好地了解现代社会女性的处境,对自己以及生活中的女性及相关经历有与以往不同的认识,推荐想要初步了解女性主义的读者阅读。
书中有人生哲学,也有关于衰老与死亡你需要知道的常识,是一本非常必要的知识读物。
一本其实是去年完整看的卡伦·霍妮的《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今年把书送朋友前又翻了一下,还是觉得很震撼,“比自己还了解自己”。而且这本卡伦·霍妮的成名作的成书时间几乎是 100 年前了,想想真是非常的惊人(心理学在一个世纪前就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了)。
并且这本书几乎没有什么废话,完全是干货且语言精炼(翻译质量也很好),内容密度非常大,但阅读并不会枯燥——但可能会让你停下来缓缓,因为不管你承不承认或者试图隐藏,书里都几乎把自己剖析得明明白白。
还有一本是最近看得很愉快的《大坊咖啡店手记》。之前很担心类似的书是技术性的讲烘焙之类的,但其实是大坊胜次分享的很多关于咖啡和开店的故事,看下来很流畅,很开心。因为每年看的大部分书其实都很枯燥,这本书让我找到了一些久违的阅读的乐趣。
《浴紫而生》和《紫与黑》是 K.J.帕克的两本短篇小说集,我觉得是近 2 - 3 年来读过的短篇小说里最精彩的了。每个小故事都充满了反转,却又都那么合理,结局总是爆炸性地落在意料之外却又还在情理之中(《婴儿与洗澡水》的结局我现在想起来都还想尖叫)。
而且大部你来我往的争斗充满了强者智斗的爽利,能带给读者很多快感。我特别喜欢老爷子对小恶魔们的描写和调侃,还有借主人公之口对所谓命运的吐槽,就很……怎么说呢,有种出世的潇洒的幽默感。
还有老爷子对冶金业、锻造业、炼金术……等等等等的专业描写,那确实是行家,不愧是专业钻研过的,看得人直呼过瘾。更不用说老爷子的这么多篇奇幻拼凑出的无敌骄阳宇宙了,有时候想想不同主人公的命运交集部分,还挺奇妙的。
自诩记忆力好的我之前很少重复看同一篇短篇,但是 K.J.帕克的短篇我一般都最少看两遍,第一遍和第二遍的观感完全不同(上一次让我有类似感觉的还是马尔克斯的《族长的秋天》)。不夸张的说,我甚至为了给这两本小说里的某些篇章画人物语录图,而专门找了款适合做读书笔记的 app。
看完两本书后意犹未尽的我又去找了《钢之色》、《弓之力》和《甲胄之殇》(但是各种琐事缠身,到现在都没看完)。
最近在读《人类简史》,本意是想当作一本床边读物,带一些助眠功能的,谁知这本书太有意思了,每次一翻开就停不下来。例如说最开始就讲到“human”人类,这个形容其实代表的是属于人属的动物金年会app免费下载,而历史上存在过不同的有生殖隔离的人种,只是如今我们更能接受“we are all humans”~(唱起来了呢)。
最开始确实是被腰封的荐语所吸引“30 年来,梁朝伟做梦都想演《八百万种死法》”、“梁朝伟飞越半个地球,只为见作者一面;4 次恳求合作,只为演本书主角。《八百万种死法》太懂梁朝伟的孤独”……而打开书后呢,那简直就是一气呵成,无比畅快。
又到了回顾年度阅读的时候,翻了一遍已读清单,发现今年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书居然是一部通俗小说——《大明王朝 1566》。这时候小波尔乔亚思想又开始扭捏,要不要挑一本更像知识分子阅读趣味的作品呢……
今年读的《大明王朝 1566》和去年读的《置身事内》两本书,最大作用就是“让人告别天真”。身不在庙堂,时常容易对世事发展做出很多轻率的评论。但事非经过不知难,基层事务运行的规律、高层权力斗争的复杂,并不是江湖之远的你我凭借朴素的常识来想象的。
《大明王朝 1566》核心论述的或许是这个主题:为了解决一个问题,提出一个方案,这个方案又将动摇许多既定的利益格局,利益各方又将围绕这个方案展开多轮的残酷博弈,这个过程中又将导致许许多多的问题。
大明国库吃紧,阁臣撕得一塌糊涂,才把去年的账该怎么算对付过去了,嘉靖笑眯眯地又提出一个问题:“去年过去了,今年怎么办?”一群聪明脑袋想出一个方案——改稻为桑。围绕这一方案严党、清流、宦官、商人、海瑞等各方势力又撕咬在一起,决堤、造假、灭口、等一系列阴谋又轮番上演,又有许许多多人被淹死、被饿死、被杀死……
人类天生不喜欢抽象和陌生,总喜欢套用熟悉的、具象的范式去理解世间事。历史以及历史小说给了我们许多简单好用的范式,这些范式能给我们一种“太阳底下无新事”的安全感幻觉。但在这“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当下,我们还蛮需要这一点点幻觉的。
读完之后如果感觉意犹未尽的话,也可以配套阅读《万历十五年》、《张居正》以及《明朝那些事儿 5》。这书单虽然有些庸俗和油腻,但我还是忍不住爹头爹脑地想要推荐给大家呢。
之前因为刻板印象,觉得一个小说被冯小刚多次翻拍成热门话题电影的作家,作品是不是像电影一样话题大于内容,而在多个场景看到不同的人推荐,终于买回来后,一度不想太快看完……
《一句顶一万句》说着这片土地最普通人的故事,但作者在人生阅历中积累的“手术刀般”的观察,让这本书几乎没有太多废话,“一句顶一万句”可能是最底层人民最朴素的生活经验总结,阅读过程中的那种粗粝体验感和沉浸感历历在目……还有《一日三秋》也不错。
三岛学《孩子的专注力,90% 可以靠控糖提升》、茨木保《不可思议的人体》
今年是读博的第二年啦,看了不少书,印象最深的当属李志毓老师的《惊弦——汪精卫的政治生涯》。
不同于以往的人物传记从孩童时期开始历年的铺叙,该书以简洁的论述道明了汪精卫何以从一个受全国热血青年崇拜的革命偶像、的权力顶峰人物投向日本怀抱,成为“中国头号汉奸”的过程。李老师的文笔更为我辈学习的对象。推荐给大家。
想推荐《微积分的力量》,非常有意思的科普书,完全被阿基米德解题思路震惊到,开始有点怕阅读门槛高,但其实还好,只有第七、八章有几页稍稍吃力,有另一种视角回看高中数学的体验,挺抽丝剥茧的。
另一本是《诗人十四个》,灵得不得了,尤其适合生活在江南地区朋友在春季阅读,体验感很好,感到与古人遥远的精神生活的相似性,未见得能全盘理解,就是有种美感的心灵体验。
莫言《生死疲劳》、露西·莫德·蒙哥马利《绿山墙的安妮》、麦家《人生海海》
也是从今年开始,每天强迫自己每天至少阅读半小时,目前为止算了下,今年竟然一共读了 45 本书,很多都是不错的。
比如莫言老师的《生死疲劳》,驴折腾,牛犟劲,猪欢叫,狗在广场开会,猴子学戴帽。故事从 1950 年 1 月 1 日讲起到 2000 年底结束,跨越 50 年。六道轮回从不同视角观看历史变迁,三代人的故事。无论是驴是牛都是西门闹。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 50 年是中国翻天覆地变化的 50 年,蓝脸的单干谁都反对,幸运是他最后坚持到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他的坚持,他对土地的热爱,我为之感动。
无法说谁好谁坏,谁对谁错,每个人都是复杂的矛盾体,最终摆脱不了命运的摆弄。生死皆疲劳,我们更要洒脱一点,珍惜当下。
然后是《绿山墙的安妮》。安妮小时候是苦的,三个月时父母相继去世,被多次收养干活,11 岁的小姑娘竟然是个带孩子的好手。但她没有怨天尤人,也没有失去孩子的童真,是个唠唠叨叨的小姑娘,爱幻想、乐观、无所畏惧。在阅读过程中我都能感受到安妮的形象是如此鲜活可爱,从文字中都能感受到她的温度。
她也是幸运的,遇到了马修兄妹,供她上学。最后她也知恩图报,留在玛丽拉身边。
还有《人生海海》。这本书读得很顺畅,读得很快,通过“我”的视角,围绕着上校的一生来讲述。村子里的故事,流言蜚语充斥其中,几乎每个人都有绰号,“我”是个喜欢听墙角的孩子,读起来,很真实,自觉就代入了“我”这个角色,去感受“我”的所见所闻。
这本书我唯一的泪点就是上校痴傻后,主动向人们亮起他那以前最为耻辱的肚皮上的字。人都有好奇心,我读的过程中也一直想知道字是什么,为什么上校会如此介意。我没经历过那个年代,我也不是上校那个骄傲的人,如果是我自己我觉得字可能不会那么在意,但站在上校的角度,我很理解他。
再想想看这里的父子关系写得也很多,爷爷是那个告密的人,所有人都唾弃他,但这个是一个父亲对儿子本能的维护,不想让儿子受污名影响。父亲独守老宅死去。人都是复杂的,我接受个体的不同。人生海海,潮落之后即是潮起,愿我们都能勇敢地过自己平凡而又不完美的人生。
在飞机上读完了理查德·布劳提根的短篇小说《草坪的复仇》,介于诗歌和散文的写作方式,充斥着浪漫又怪诞的色彩,对这种丧丧的文字爱不释手……开本不大篇幅短小,非常适合作为短途出行的精神食粮,建议搭配草东的音乐一起服用。
今年我的年度好书是《你一生的故事》,这里面的非线性时间生物太颠覆了,把人的想法掉个方向。以及其中女主看清楚了这一切后仍然去走命定的道路,这是一种难以描述的心理。
今年没有真正踏实读完几本书,再加上没有强制性的“年度读书目标”,所以给大家分享一下“你提到书我就会分享的一本”。
一是《平面国》,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9 年 1 月出版的版本,这个版本是双语本读物,封面图片选用了英文原版封面,是作者的手绘作品。本书前面中文后面配原版英文,中英可以对照着看,书内的插图也可以更好理解内容。
这本书有人说它是讽刺当时的英国阶级社会;有人说它是科普读物;也有人说它是各大科幻电影的启蒙。我觉得它更像是让我能尽可能不偏激地看世界的教科书。
刚开始看觉得有点枯燥,不过还是靠着“好多人都推荐过,想看看它到底哪里好”的较劲心理,熬着夜读完了全本。活在三维世界的我们注定无法用现有和未来将有的认知方式,去理解更高维度的世界。狭义来说,每个人的思维维度不同,也是我们必须接受的事情。恰好合得来是难得且应珍惜的吧。
我从序言中摘录一段萧教授的文字作为推荐语:我读毕全书,感到特别强烈的信息是作者毫不留情地揭示人类的愚昧无知、思想封闭、企图以权力压制真理的粗暴行为。证诸我们周围正在发生的事情,令人不无感触,使人怀疑盲目迫害与自己意见不同的人是否是多数人的本性,抑或是权力的腐蚀?
这本书还被改编成了动画短片,有《Flatland》和《Flatland 2》。不过我还是推荐看书。
另一本是远流出版的蒋勋的《吴哥之美》,没看这本书之前我就对吴哥窟很感兴趣,听说它是被外国神婆都称为“地球最后一片净土”的地方。看到蒋勋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我总是觉得吴哥城像一部佛经,经文都在日出、日落、月圆、月缺、花开、花谢、生死起灭间诵读传唱,等待个人领悟”,忽然觉得这很贴合各个我们心中觉得可以对自己产生领悟的地方,不论它是哪里,哪怕是在日落黄昏的家里。
带着焦虑,佛堂也不清净。几年来,我萌生了很多次去柬埔寨旅游的想法,但受到各种东南亚负面消息的影响,没有勇气自己去,邀请的朋友也都抗拒。分享这本书给大家,可以作为吴哥窟旅游随行书,文化之美不仅是建造、雕刻的讲究,也是饱经风霜之后,那些历史痕迹展现给你的厚重感,直观地感受时间的形状。
今年看的里面最喜欢的是李硕的《翦商》,虽然因为学术性太强了,来来看了好几回才看完,但是很震撼。
推一本蔡磊的《相信》,最近他在微博上应该挺火的,反正我是忍不住连夜看完这本书。何其强大的内心才能做出如此这般纵使不敌也绝不屈服的选择!致深深的敬意给这位注定会在全世界渐冻症攻克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为所有渐冻症患者创造生的希望的蔡磊先生。